《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帮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幻想,促进创造性的发展,从而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美的体验与感受?
一、目标的定位和分析
以小班美术活动《葡萄一串串》为例,如何鼓励幼儿使用生活中常见并能在美术活动中操作的瓶盖、绒球等材料呢?这需要他们在观察和掌握葡萄外形特点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将创意材料和美术活动联系起来。所以,目标的定位在于正确使用创意材料以及合理布局方面,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易于唤起他们创作的热情。
二、环节的设计与调整
活动过程的设计上,以游戏“变魔术”导入,让幼儿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葡萄的外形特点。利用老师提供创意且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幼儿能大胆拓展自己的思维,利用瓶盖和绒球的特性来创造葡萄“一颗颗”、“圆溜溜”的形象。
三、活动后的思考
1.根据材料的特性一物一用
为调动幼儿作画的欲望,在刚开展活动时期,我们选择的是具有美丽图案的,在拓印过程中能自然成型的生活物品作为美术工具及材料。
2.根据活动的目标一物多用
生活中的许多材料都能被我们所用,我们选择的时候可以不妨从多方位考虑它的用途,看似简单的材料却能促进孩子某一方面能力的提高。
3.根据主题的内容多物一用
创意美术的开展是结合主题活动按照主题的线索展开的,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我们还考虑到对于同一内容或主题用不同的材料表现所呈现的风格各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