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节奏感的“三步骤”——大班活动《有趣的门》之实践感悟
发布日期:2018-09-26 14:06:46   发布人:东方幼儿园   

 闵祎

在《有趣的门》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运用了多种策略,来帮助幼儿将自身动作与音乐节奏建立联系,使幼儿的表达表现跟音乐更合拍。我们总结出了音乐活动中如何提升幼儿节奏感的“三步骤”。

第一步:聆听音乐:

在活动中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先聆听音乐,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幼儿学会了倾听,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对节奏有了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能够辨别出两段音乐的不同节奏,还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有的说到“圆舞曲的音乐是缓慢柔美的”,有的说到“进行曲的音乐是铿锵有力的”。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还能大胆猜测会是什么门。

第二步:声势练习:

即用人体乐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所发出的不同音响来组合成各种节奏型练习,培养幼儿对节奏反应的灵敏性和内心节奏的感受。我们在活动中也运用到了很多声势练习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掌握音乐的节奏。幼儿在拍手的同时也是在探索音乐中声音变化的规律。

第三步:肢体表现:

“动”是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这个“动”强调的不是动作的优美程度。幼儿的注意力也不主要表现在动作上,而是以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印象在于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把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表现出来。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不仅积累了音乐经验,提升了音乐表现力,幼儿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制力等非音乐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