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索兴趣
《水变干净了》活动分析
小1 张彩芳
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基础。它的核心是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发展探究的能力。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兴趣的源动力,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科学教育无处不在,幼儿身边有着丰富的科学资源,周围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样样都显得新奇。在日常生活中,我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水变干净了的现象,探索现象背后的秘密
在本次活动中,我结合活动内容创设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情境,把脏水过滤干净,让幼儿在特定的、有兴趣的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探究奠定基础。环境是种氛围,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所有的活动都生成于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探索事物的态度也来源于环境对幼儿的激励。我给孩子提供了情景,给孩子提供了探索的材料:海绵,纱布,毛巾等,引导孩子谈所怎样让水变得更加干净。过程中孩子们会有好多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孩子们发现的问题或疑问转变成了要探究的问题,如他们发现了用毛巾过滤的水更加干净,为下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过滤的方法有很多,多次过滤,多层过滤的方法在活动中进行了放大,其实沉淀也是一种方法,最后沉淀在盘子里的水是很干净的,可以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延伸,继续探索。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探索发现,了解周围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