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2月以来流感尤其活跃,提醒各位家长多加注意。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起病较急,具有高热(≥38℃)、咳嗽、头痛、喉咙痛、浑身乏力等症状。人流感病毒一般可分为甲型(A)和乙型(B),其中人甲型流感病毒又可以分为甲型H3N2型、甲型H1N1型等。根据人群的免疫状况和病毒的变异情况,各型流感病毒会在人群中交替流行。
与全市流行水平一致,2015年12月以来本区流感聚集性疫情增多,流行毒株也发生了更替,甲型H1N1流感重新占据优势地位成为流行毒株,由于普通人群尤其是中小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抗体水平较低,容易造成感染和发病。甲型H1N1流感现属于季节性流感的一种,在我国属于丙类传染病,它的传播力较强,而致病力一般。与其他季节性流感类似,无需过分恐慌。
疾控中心提醒,如孩子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了上述流感样症状,需做到以下几点:
1、尽快把孩子从学校带回并及时就医,对症治疗,有条件的,可行流感筛查
和口服抗病毒药治疗;
2、患病期间,注意在家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不做剧烈运动;
3、多开窗通风,勤洗手;
4、外出时带好口罩,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
5、体温恢复正常48小时、症状消失方可复课,以免传染他人。
日常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水果要多吃,饮食要均衡;运动要适量,睡眠要保证;开窗多通风,流感发烧少。此外去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流感疫苗能够针对性的预防流感,具有较好的效果。